創作的道途上能遇上多少知音人?或者又有多少人能一直在創作的路上堅持?遇上了,堅持了,又有多少人能在創作上互相給大家動力?
去年馮穎琪 Vicky 要錄一首歌,作為《剎那的烏托邦》藝術劇序曲。她希望我可以拍下現場錄音的情況。電話鈴聲響起,時間地點約好了,就拍了《彳亍》的歌詞 MV。
彳亍意思,根據 Vicky 在歌曲描述的解釋是:
彳亍 – 形容小步慢走;時走時停
「彳 亍前行」指緩步向前慢行。「彳」左腳步伐。「亍」右腳步伐。
於我,彳亍其實還帶點優雅的姿態,心情是輕鬆郤有一種冒險精神的探索。而且將目光看遠一點,這一步一步,其實就是生活的累積,無論你在任何的處境,你可以奔馳,你可以漫遊,而她選擇了彳亍。
有了這剎那的開端,2017 年她更將這概念延伸,將推出她的作品集《繼續彳亍》。而除了大碟之外,還有一系列的分享會及舞台演出,要了解她的創作路與欣賞其演出,可以到音樂蜂眾籌網站支持購買專輯及優先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