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十多年前的攝影雜誌,真的不知道為什麼我會把這雜誌藏在書櫃那麼久。雜誌出版的那年代算是菲林攝影流程及數碼攝影流程的轉接期。意思是,專業上還有一些攝影師是堅持用菲林。翻開雜誌中有一專題就是「菲林已死?」
十多年後,這答案很明顯,數碼攝影流程成為主流,但「菲林未死」,只是從專業市場轉移到變成一種生活態度的消費。無疑現時市場上 FUJI、AFGA、KODAK 等傳統大廠將很多菲林停產,但其實還有很多相對細少的廠商繼續開發及生產菲林。
像一直推動菲林攝影的 Lomography 早在幾年前開始推出自家品牌的菲林。今年二月底就有日本專門經營相紙及菲林的 CYBER GRAPHICS 公司推出新的 100 度及 400 度的黑白菲林,名為 Oriental Seagull 100 及 Oriental Seagull 400。當然我也不甘後人入手了一批,很期待跟大家分享由這兩款菲林所拍出來的效果。
而今年三月菲林開發商 CineStillFilm 也在眾籌平台 indigogo 上成功集資開發 CineStillFilm 120 格式菲林。看來今年要多留預算去買菲林,多留時間外出拍照。回到那本雜誌,翻過那「菲林已死?」的文章就看到愛好收藏 Leica 相機朋友 Ken Lam 的專訪,頓時知道為什麼這雜誌存在那麼久的原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