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菲林,因為它讓我將生活節奏變得慢一點。是一個慢的選擇。」朋友問我為何又開始用菲林影相,我是這樣回答。
跟一位曾經喜歡攝影的朋友聊起拍照的話題。他如數家珍的說出曾經擁有過什麼的相機,以往怎樣在攝影路上曾經瘋狂,不同機種也買來試用,但在聊天的當下他其實已經沒有拍照良久。問及放下這興趣的主因,得出的答案原來是他因為覺得拍照後要處理相片及朋友時常追相片覺得很煩惱,興趣就這樣放下,只偶爾自己拍拍風景自娛。的確,每按一下快門,其實就代表了後續的工作就將要展開。
相信大家都經歷過,一班朋友自拍合照後,總有人一定急不及待的叫自拍者即刻傳送。這種拍照後的壓迫感顯然是出於社交媒體的需要,但這看似簡單的傳送動作,其實就已經要你由當下跳出來,對著手機,離一離群。在你傳送照片後,回到現實,就會發現收到相片的朋友們都離開了當下,上了臉書。
總的說,有些人生活上的每一刻都要發佈以肯定自己的存在。由哲學上我思故我在發展至我 PO 故我在。菲林攝影則讓我及身邊的朋友慢了下來,於我及朋友之間,是一個攝影的經歷,而不是發相的經過。因為他們知道用菲林不會即時有相片,菲林拍攝的節奏,反而會讓我們更加注意拍照前後的氣氛,最重要是,即使需要發文發相,這中間多了一些思考的時間。
節輯慢活之卷。KODAK PORTRA 160 LC-A+